起初由H.H.Read在1933年提出的“有各种各样花岗岩”的名言,事实上,提出的花岗岩分类方案至少有20种(见Barbarin,1990、1999年的总结;从地质科学尚处于摇篮阶段的18世纪起,花岗岩成因问题就是众多争论的主题。以及Frost等人2001年对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所作的评论)。尤为普遍的分类方案是地球化学和/或称成因字母分类方案,例如将花岗岩分为S型、I型、M型、A型和C型等(S型为由沉积岩改造而成的花岗岩;I型为岩浆起源;M型为地幔来源;A型为无水花岗岩;C代表紫苏花岗岩);或者分为钙碱性、碱性、过碱性、过铝和铝质花岗岩等;或者根据构造背景分为“造山”花岗岩(大洋和大陆火山弧;大陆碰撞带),“后造山”花岗岩(造山期后的隆起或塌陷区),以及非“造山”花岗岩(大陆裂谷、热点、洋中脊、大洋岛)等。
一般队为,花岗岩普遍形成巨大岩基。事实上,这些岩基很少是花岗岩,而大部分是山花岗闪,陡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的。花岗岩由火成岩形成,是一种钢硬的晶状体石材,起初由长石,石英而形成且夹杂着一种或多种黑色矿物质,在结构上都是平整排列的。然而,有一些花岗岩则被认为是形成岩盖、岩盆或岩穹(domes)。确定花岗岩的产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描述产状所使用的术语,在采用它们的人来看是具有戍因含意的。据吉尔伯特(Gil-bert,1877)的意见,岩盖是岩浆上升运动所造成的结果,而岩盆的含义则是岩浆被动地役位到底盘塌陷所形成的空间里。
他几乎不受污染,抛光后表面光泽度很高,各种天气带来的杂质几乎都不能粘附。开采花岗石一般用钢丝绳锯法。按所含副矿物可分为含锡石花岗岩、含铌铁花岗岩、含铍花岗岩、锂云母花岗岩、电气石花岗岩等。出现了密集排眼法和火焰喷射法等新工艺。火焰喷射法开采的石块切缝整齐,不生暗l伤,生产效率很高。采下的石块经粗整后称为荒料,再经人工钻眼打锲或机器锯割,制得所需规格尺寸的块材、板材;用铣石机或旋床加工,成为圆柱形或弧形体;之后人工斩凿粗、细岩状纹,或用机器研磨、拋光,使表面晶莹光亮。